logo_gray

专访详情

2009-唐立新(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唐立新

男, 1966年8月出生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唐立新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流程工业(冶金、石化、电力)生产与物流调度、物流企业(如集装箱码头物流企业)运作管理、数学规划、整数与组合最优化、计算智能优化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唐立新教授针对从流程工业实际作业管理中提炼出的计划、调度与物流管理方面的关键理论问题,进行了十余年系统深入持久的基础研究,并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长期深入生产一线,以钢铁生产为背景进行了应用研究,提出了融合最优化建模和智能优化的方法来解决流程工业生产计划、调度和物流运作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

1、针对钢铁生产运作管理实际中急需解决的生产与物流调度关键技术问题,提出最优化建模和智能优化求解的混合方法,基于对问题机理的研究,建立多个数学规划模型,构建了一系列新的混合智能优化算法,来解决炉次计划、浇次计划、炼钢-连铸生产调度、热轧和冷轧生产调度等生产实际关键技术问题。

2、从钢铁工业生产中提炼出一系列新型生产与物流调度问题,这些问题与通常的生产与物流调度具有不同的特征,同时在流程工业中又具有一定普适性。针对新型生产与物流调度问题,从问题的复杂性、解的结构特征和算法的性能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形成了系统的流程工业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方法。

3、针对现有优化方法难以有效解决复杂工业运作管理问题的难点,围绕先进制造系统的生产与物流调度进行了建模与优化方法研究,对优化方法进行了改进、扩展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促进了现有优化方法的发展。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和优化方法,对于石化企业、电力企业等流程工业的运作管理都有借鉴意义。

2009“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唐立新:锲而不舍,终有所成

        坐落于东北重工业基地核心区的东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的高等院校,并一度更名为东北工学院。厚重的工科背景注定了这片校园里的绝大部分学者都将与共和国的工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2009年,在东北大学工作了25个年头的唐立新教授,以其在钢铁工业生产计划、调度与物流优化等管理科学领域所作出的骄人成绩被授予“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成为了该奖项设立以来最为年轻的获奖者。

       怀着好奇和敬意,记者走进了位于东北大学校部三楼的物流优化与控制研究所,见到了唐立新这位充满活力、平易近人的年轻学者。

 

不比别人聪明,但能够做到持之以恒

       唐立新生于1966年,今年只有43岁,这比历届“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者54岁的平均年龄整整低了11岁。在此之前,唐教授已经获得了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系列奖励和荣誉,同时还主持过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等14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我们很难把这些成绩与43这个在学术殿堂里仍属于青年阶层的年龄联系起来。

       然而,对于记者的褒扬,唐立新自己却十分谦虚。他表示,自己的工作和老一辈学者以及更加优秀的管理科学研究者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之所以还能取得一些成绩,是因为自己做的事情很小、很具体。“我们属于笨鸟,所以谨记要笨鸟先飞”,唐教授笑言道,“和别人相比,我们就像蜗牛——速度比较慢,但是虽然慢,却能做到长期坚持一个方向,不停地前进。”唐立新又给记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做学问就好比啃骨头,他的方法就是长期盯着一块难啃的骨头,从不同的侧面、多个方向反复啃,不断做出新的东西来。

       从1988年搞本科毕业设计起,在导师杨自厚教授的指导下,唐立新开始接触到钢铁工业的生产计划和调度问题。此后的21年时间里,唐教授从未转变过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这一领域内不断深入钻研、开拓创新,从理论、技术和应用三个层面,研究了一系列钢铁生产计划、调度、物流优化和运营管理中的重大课题。“今天,作为物流优化与控制研究所的所长,我也鼓励青年教师每个人都选择一个专而新的方向,长期坚持,锲而不舍”,唐立新谈到,“当做了两三年成绩不明显时,我鼓励年轻教师一定要坚持住,绝不能放弃,这样才能取得成功。”他告诉记者,他常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就是:“虽然我们不比别人聪明,但是能够做到持之以恒”。

 

到实践中发现问题,再为实践去解决问题

       1984年,唐立新考入了东北工学院自动控制系工业自动化专业。1988年3月,唐立新在自动控制和钢铁生产管理专家杨自厚教授的指导与带领下,参与了“钢铁生产实际作业管理”研究项目,并前往攀枝花钢铁公司,帮助攀钢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当时,攀钢是国内最早尝试开发MIS系统的钢铁企业之一,参与这项研究和工程,为唐立新后来的学术道路奠定了基础,并使他从此与热火朝天的钢铁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攀枝花的3个多月时间里,北方长大的唐立新克服了潮湿闷热的气候以及带有碱性的水给身体带来的种种不适,从帮助钢厂生产部管理人员做报表、写报告学起,向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全面学习了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和作业流程。“书本上的知识与生产一线现场是有差距的”,唐立新十分看重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积累,“书本上很多表述只是概要,但是实际生产一线情况复杂的多,各种钢材的品种、生产工序和管理流程都不一样,这是书本学习所不能掌握的”。攀钢的调研经历让年轻的唐立新切身感受到了我国钢铁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优化技术、信息技术的迫切需要,也让他清楚地看到我国钢铁业在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生产作业成本、能耗数据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对新技术的渴求与落后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和矛盾,使唐立新萌生了为中国钢铁业的作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做些工作的想法。“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为钢铁工业作业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做出一点贡献”,回忆起20多年前的场景,唐教授心潮澎湃,“从那时起,我就对钢铁工业无比热爱,一看到钢铁生产的场面就充满激情”。也正是这种热爱,让唐立新直到今天都坚持每天工作12个小时、全年无休,但仍然不觉得疲倦。

       1991年,唐立新硕士毕业留校任教,但首先迎接他的是到抚顺钢厂挂职锻炼半年,内容是做一名普通的钢铁工人。“同时期留校的人当中,有的老师想办法提前回校了,但是我觉得不能浪费这段时间,正好能够在一线多学一点东西。”唐老师告诉记者,半年时间他把图书馆里和炼钢、轧钢有关的20几本书在工作的间歇都看完了,而且边对照实际边学习效果很好。在生产一线“三班倒”和钢水做伴的半年,不但让他对钢铁连铸生产调度、炼钢工艺滚瓜烂熟,还让他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谁都没有想到,9年以后,当时学到的工艺知识和发现的问题成为了唐立新的代表作--发表于《欧洲运筹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上“炼钢-连铸生产调度的数学规划模型”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础。在这篇论文中,针对炼钢-连铸“火车时刻表”调度问题,提出了先分配、再排序、最后确定时间表的三级分解策略,创建了基于JIT思想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的调度方法。与常规生产调度模型不同,该模型考虑了高温、连浇、工序连续生产和时间衔接精确等特征。能够减少等待时间(减少能耗),尽量保证同一浇次的炉次连浇,提高设备利用率。这篇文章他引次数为66次,其中SCI期刊他引次数26次,引用作者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I.E. Grossmann,他在两篇重要论文中分别引用了该论文。

       “如果说我有什么治学之道的话,那就是比较注重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再为实践解决问题”,唐立新认为,“管理科学是一项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学科,需要通过大量的调研去发现实际问题,然后升华为学术问题。”现在,唐立新在指导研究生论文时,都会带学生去钢厂进行现场教学,因为实践总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和好奇。唐教授所主持的《流程工业生产计划、调度及物流优化》课题,每年都要派40人次左右去一线调研,团队中平均每人要在一线厂矿待上两周时间,全面学习生产工艺流程、作业管理流程和收集具体生产信息等大量数据,作为建立模型、探讨理论、设计算法及仿真模拟验证的基础。

       2004年10月,他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宝钢急需解决钢铁企业的板坯匹配技术难题。经过科研攻关,唐立新教授及课题组,2005年经过调研后,拟定了研究方案,建立了数学规划模型,设计了有效的智能优化算法,并开发了用于板坯匹配的决策支持系统。2006年,他们完成了相关管理软件系统的实施及调试,并在宝钢正式运行,为钢厂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学科交叉地带将有大的发展

       工科出身的知识背景为投身到管理科学研究的唐立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自动化、系统工程和控制理论专业扎实的数学训练和对工业运作流程的系统学习,让唐立新在研究生产调度、运营管理、物流优化等问题时如鱼得水。但是,他有时也感到,工科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偏于重视技术性的因素,而忽视了非技术性的环境、人员偏好、文化等因素对生产作业管理过程的影响,这些行为特征对作业管理的质量也有影响。多年的钻研,让唐立新深刻地感受到,“管理科学应该是一门更为广阔的融合学科。”

       他告诉记者,他们下一步着重要研究的问题包括了钢铁生产多工序集成的供应链优化问题、钢铁能源优化配置及调度,以及钢铁生产绿色作业管理。“这些课题都不是单一学科背景的团队所能够解决的,”唐立新感慨地说,“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知识储量的不足。因此,我们十分希望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合作。”

       作为东北大学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首席负责人,唐立新认为,学科交叉将是管理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两个或几个学科的交叉地带将来能产生更为重要的突破。“但是,交叉学科不一定都是热门领域,往往容易出成果的领域是那些过去被几个学科都不重视的交叉地带”,唐立新常常这样告诫年轻教师,“选择研究方向一定要做到‘热方向、冷思考’,注重这个方向未来的发展潜力,尽量找一些现在比较冷门的领域去钻研。”他认为,一旦选准了方向,就要锲而不舍,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据唐教授介绍,目前,我们国家的管理科学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甚至有些领域还有所领先。但是,在管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发展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与交叉学科的发展还不发达也有很大的关系。“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对前沿问题的把握能力不强,老跟着人家的方向走,”唐立新认为,“我们应该努力让我们发现的新问题被国际同行认可,争取在确定管理学科国际前沿领域的问题上有一定的话语权”。“当然,这必须是建立在符合国际规范的研究和表述基础上的,”他补充道,“我们的学科发展目标和评价体系必须要与国际接轨。”

 

文/陶韡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