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_gray

专访详情

2015-杨善林(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15“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杨善林

男, 1948年出生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

       杨善林教授多年来从事决策科学与信息系统理论的相关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

(1)以轿车整车开发工程管理为背景,利用复杂过程建模与优化理论、智能决策与群决策理论、效果评价与过程评估理论、智能决策方法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等基础理论,提出了复杂产品开发项目组合的战略选择、开发过程的分级优化、开发项目的动态管理、开发过程中的技能型员工调度、供应商协同管理、工程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及云计算环境下复杂产品开发过程信息服务系统等管理理论与方法问题;

(2)丰富了制造工程管理中的优化理论与方法,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下制造过程多目标优化的基本思路和复杂制造系统分级优化的基本思想,并以多家大型联合企业为背景,研究了制造工程管理中优化理论与方法应用中的相关科学问题。

2015“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杨善林:不做管理学界的匆匆过客

 

       “中国管理学界正面临着一个如何突破论文导向,背离实践,自娱自乐的尴尬处境,而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挑战。杨善林教授及其团队在中国管理学界实践导向上可称得上是一个范例。他们怀着对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得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发现现实问题,凝练科学问题,再通过研究实践,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再执着地去指导实践,可谓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和管理方法及工具一体化了,堪称完美。”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为杨善林的学术专著《复杂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所写序言中的一段话。

       一直以来,郭重庆期盼着中国管理科学界能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领导人物。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学者必须是一个战略科学家,视野、抱负、创新冲动、沟通能力和勇于实践一个都不能少。“但求是非,不计利害,虚怀若谷,专心致志”,而不成为匆匆过客。

       多年来,杨善林教授面向工程管理,重点研究了智能决策理论与方法和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复杂产品开发工程管理和制造工程管理中,在工程管理理论与工程管理实践的结合上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撰写学术专著5部。2013年12月,杨善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企业实践到理论研究,再进一步应用到实践中,杨善林教授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今年,杨善林被授予“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他始终在用自己执着的探索与辛勤的付出为管理科学研究的进步铺路,他从不愿成为管理学界的匆匆过客。

 

“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

       1985年,杨善林获得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硕士学位。二十多年来,杨善林的研究方向与重点始终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但随着岁月变迁与时代发展,杨善林研究的具体内容不断与时俱进。上世纪90年代时,杨善林的团队主要研究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到本世纪初,“如何去开发一个平台”、“如何构建起一个网络”这样一类问题从全球来说基本被解决,团队的主要研究内容转向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利用数据挖掘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成为21世纪初的主要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上所有的数据类型进一步扩充,除文本数据外,各式各样的图像数据、图形数据、语音数据不断涌现,构成了大数据特征的大数据时代,如何通过大数据研究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成为杨善林团队的关注点。

       “首先是研究实践,从这个过程中提炼科学问题,然后再去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争取取得理论上的初步成果,再将这个初步的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一方面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第二个进一步揭示新的科学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理论升华,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具有一定高度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这是杨善林在多年科研工作中对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认识。

       杨善林带领着他的团队,结合具体的工程管理实践,注意提炼其中的基础性科学问题,重点研究了决策任务结构分析方法、优化建模与求解方法、智能决策理论与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结构理论,取得了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同时,杨善林将复杂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的动态决策理论和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相结合,研发了轿车整车自主开发系统平台、流程优化与工程管理系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轿车的整车开发过程控制与管理技术,并将这项技术运用于奇瑞汽车公司的轿车整车开发过程中,为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轿车的整车开发工程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复杂产品开发的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对于建设制造强国、经济强国,都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领域与问题,也是非常需要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复杂产品是指产品构成、产品技术、开发过程、加工制造、过程管理复杂的一类产品,例如航天器、飞机、舰船、机车、汽车、大型复杂装备等。而复杂产品是发达国家自身核心的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复杂产品的技术、管理过程、资源配置过程,都融合在开发管理的系统中,我国企业无法从国外引进复杂产品开发的工程管理系统。“比如说合资品牌汽车,他们可以把汽车图纸给我们,按照图纸生产轿车,但是汽车整个开发过程、管理系统,他们是不会透露的。轿车的核心技术都融合在管理系统中,把系统给我们,相当于把这一套技术给了我们,这个国外汽车厂商是不干的。”这给了杨善林极大的动力去研究这整套系统。研究中,杨善林以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轿车的开发为目标,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在基础理论研究上的优势,解决其中关键的科学问题,如开发项目的战略组合问题、中国轿车开发过程的动态调度问题、资源配置的优化问题。 

       在复杂产品开发工程管理之外,杨善林在制造工程领域也探索出了优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杨善林团队还未涉及到企业实践之前,他的团队中已有一些老师和学生是做优化、决策的,然而杨善林对这些从论文中来到论文中去的研究并不满意,他总会认真思考:这些论文发表后对科学技术能有怎样的推动作用?对经济生活的发展又能产生怎样的价值?

       此后,杨善林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到企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杨善林逐渐找到问题所在,“以前我们经常会把整个系统分开来,比如说你是做生产调度的,你就专门做生产调度的优化;我们做供应链的,就专门做供应链的优化。实际上参与到企业的实践中后,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调度管理、财务管理等,一切管理都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管理的整体系统,真正的有价值的优化应该是联合优化,而不是一块一块的优化。”日复一日的实践中,杨善林从特定视角找到企业制造工程管理的特定的科学问题。围绕联合优化,以及这种联合优化与其它各方面优化的关系,他的研究也因此走得更深入,而且研究成果成功地与企业的实际制造过程结合起来,获得了这些公司的好评。

 

“学校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杨善林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画册,上面收录着他的孙子在幼儿园画的70张涂鸦画。杨善林笑着介绍孙子的这些小作品,夸赞着小朋友丰沛有趣的想像力,对孙子的喜爱溢于言表。他的孙子在远离合肥的北京生活,而杨善林因为繁忙的工作,也只能偶尔北上看望。合肥工业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余本功对记者说,“杨教授是学校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一年365天,杨善林没有太多节假日,除了外出出差,他基本上都在实验室中度过。

       沉浸在工作中的杨善林,甚至没有时间进行锻炼,但年近七旬的他却精神矍铄,几乎未被同龄人的病痛滋扰。“每天工作的时候,在实验室、办公室和教室之间走来走去,也是一种锻炼。为什么你们游泳、跑步算锻炼,我这就不算锻炼了呢?”杨善林总是这样和团队里的成员打趣。杨善林从未把工作当成负担与任务,于他而言,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

有一次,杨善林与他的一位博士生去北京申报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刚一上火车,杨教授就让学生把随身携带的投影仪、笔记本电脑都拿了出来,在火车上办公。杨善林始终对工作保持着高昂的热情。记者拜访时,他正在忙于修改首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式上的讲话稿,从内容的组织到句读的安排,从对环境氛围的考虑到对不同群体的关注,他无不躬身力行,细致考量。一旦允诺承担一项工作,他一定会一丝不苟地完成。

       1992年,杨善林通过招标,投中一项在当时规模较大的课题——安庆石油化工总厂计算机辅助管理及生产过程监测系统设计。接手这一项目后,杨善林带领团队在全国各地做了一番调研。从南到北,他们几乎都走遍了石化单位的所有企业,然而进展甚微。“回来之后很多人都劝我们不要做了,这个事情是做不成的。”杨善林没有放弃,“通过实际的调研,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为什么管理信息系统被众多企业所需要,我们却做不出来呢?”带着这一疑问,杨善林逐渐摸清了几个关键的科学问题。 第一,需求难以通过调查而得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需求,需求是不稳定的。第二,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在改变。“今天有生产部、材料供应部、安全部,过一段时间,机构又变化了。”企业发展是第一位的,不能让企业去适应系统,而应该让系统适应它,管理信息系统应该适应各个职能部门的需要。围绕着这些问题,杨善林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显著。在将理论研究的成果成功地运用到解决企业问题的实践中,解决好问题,发展好企业,杨善林找到了管理科学的巨大价值。

       对于管理科学家的杨善林,产学合作是家常便饭。然而,每逢遇到企业有项目要求合作时,学校、企业会有各自的任务,杨善林经常两边奔波。学校有教学任务时,他要留在学校,工作日的晚上与周末,又要奔赴企业。1996年,杨善林由于腰椎间盘突出住进医院。由于需要进行项目的讨论,杨善林将团队成员悉数叫到病房。他躺在病床上,主导着整个团队在病房进行讨论,跟进项目的进展,并给出自己的意见与指导。

       对项目的执行,杨善林要求也比较严格。不仅仅止步于完成客户的要求,杨善林往往会从客户的角度,从事物的发展角度,进行更深远的思索——不是就问题解决问题,而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思考如何让企业更方便更高效地进行管理和决策。有一年,杨善林的团队应医院要求制造信息化产品。余本功介绍道:“如果只针对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写一个简单一点的方案,但杨老师觉得为用户灵活性考虑,应该开发一个更完善的设计方法,于是将原定方案推倒重来,重新封装与设计。”那次设计的医院信息系统在2002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解决眼前的问题从来不是杨善林的行动终点。上世纪80年代末在德国的访学经历让杨善林在国外看到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接受了先进的管理方面的思想更看到了国内改革开放初期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的薄弱之处。于是,除了承担教师和研究者的职责之外,他的内心涌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意识至今都在激励着他。“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才能真正地做到求真务实,才能真正地对社会负责任、做贡献。”从企业发展,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杨善林不仅要求自己把眼前的问题解决,还要考虑企业后期的发展以及如何迈上更高台阶;在能够完成的情况下,更可能地通过自身努力,为企业提升管理,提升效率。“仅仅计较项目的完成与个人的得失,杨老师是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的。”余本功对杨善林强烈的社会责任以及拼搏执着的精神感到敬佩。

 

“我们有共同的事业”

       遇到科学难题时,杨善林不仅自己执着探索,不落下任何一个关键问题,而且还会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合作解决。每天,杨善林和他的团队都会在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会议室中,提出新问题,并且探讨解决的方案。在他们的会议室中,八个毛笔大字遒劲有力:“我们有共同的事业”——这是他对团队每一位成员的要求。

       合肥工业大学会计学系的教师王晓佳读博期间师从杨善林。在他看来,杨善林是一位严厉中带着慈爱的老师,没有被杨善林批评训斥过的学生少之又少。杨善林的学生中不乏独当一面的高级领导干部,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然而杨善林始终一视同仁,严格要求他们,凭借自身学术魅力赢得了尊重。“杨老师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严厉只是他的表象。严厉是为了让我们更好,杨老师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我们学生个人的发展。”杨善林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从细节上为每一位学生做好定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术研究特点、个人潜力以及发展方向,因材施教,为学生设计好学术发展的蓝图,“杨老师提供的是一种定位式的教学。”王晓佳如是评价恩师的教学模式。

       “合肥工业大学的管理学院是全国领先的管理学院,而杨善林教授又是领先学院的旗帜性人物,所以2008年我决定师从杨老师。”王晓佳刚入学,就参与了杨善林牵头的一项关于智能配用电数据分析与处理的科技部863重点项目。团队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完成这个项目,三年中的第一年,管理学作为电力系统之外的专业,杨善林和他的团队被视为电力领域的门外汉,不为电力公司的行家所重视,开会时没有多少人认真聆听他们的意见;到了第三年召开联合课题组会议,杨善林团队发言时,台下的人认真聆听,时不时点头赞同。三年中,杨善林带着他的团队一次次思索科学问题如何凝练,一次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进程应如何推进,团队已然能结合电力系统的具体问题,进行实践与理论总结,阐述的问题也具备了一定的内涵与深度。15篇科研论文、1本科研专著、1个智能配用电海量数据预处理的原型系统,该课题成果丰硕,而去年年底,课题更,果丰硕,令人量数据预处理的原型系统都是该课题的成果复杂装备等,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并获得了优秀的验收结论。从门外汉到领域专家,杨善林执着、坚毅的品质给王晓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善林的团队是一个外松内紧的组织形式,他从不会限制团队中每一个人研究的点,从不会规定团队成员必须绑在哪一列战车、哪一个线条上,但是他会根据个人特征将任务安排得比较细致和到位。团队中的每个人对下一步都有明确的认识,“所以这个链条,一层层地往前推进,就像坦克的履带。”王晓佳谈到自己对杨善林团队的认识。

       “真诚”是学生张强眼中杨善林最突出的特点。杨善林总是真诚地对待团队中的每一名成员,把他们的发展与团队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得他们在团队整体的架构内,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的同时,也实现个人的成长。杨善林认为,个人的追求与个人的目标总是同组织的目标、国家的目标紧密结合的,为了团队共同目标的努力在合工大管理学院取代了为了个体目标的分散努力。“因为杨老师真诚地对待他人,他人才会真诚地为这个团队做贡献。”张强认为杨善林的真诚不仅在于真诚待人,更在于真诚做事,“杨老师是为了真正为管理学做贡献,为社会发展尽一份力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而不是为了获得一个奖项,评上一个职称。”

       对管理科学的“真诚”更体现在杨善林对管理科学及其人才队伍培养的理解上。他从不认为,管理科学仅仅为了解决现实性问题;相反,他认为管理科学“成物”更要“成人”。“比如说造一座大楼,很多人看到的只是这座楼造好了,其实更重要的成果是设计和建造这一幢楼的技术人员”。因此,工程管理研究更要培养一批人才出来,“这一批人要树立多元的价值目标,这个工程才完善。”杨善林进一步说,管理科学本身就是研究对人的关系,因此,培养出一批有多元价值关怀的后来人,可能比研究成果本身更重要。

       1985年2月至今,除了在德国作为访问学者的那一年,杨善林始终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母校合肥工业大学,他在这个他最熟悉的地方兢兢业业,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着教学、科研工作,培养中国所需要的管理学人才。他从未想过追寻所谓的更好的平台,也从未想过脱离学校这个环境去从事科研以外的工作。杨善林的目标是实实在在地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成果,因此,他认为合肥工业大学足以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校园能为杨善林的科研工作提供一个纯粹的学术环境,他享受与年轻的学生一起工作时,那种思想碰撞、知识传递的乐趣,而且新生的力量也会促使杨善林不断地提升知识水平,与时俱进。

       在谈及中国的管理科学的发展时,杨善林认为,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管理学界存在的问题还是实践导向的问题,如何针对中国的现实需求,去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指导中国的管理实践,这是中国的管理学界应该担当起来的历史性的责任。“做管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是指导实践,管理学研究不是用来被评价的。管理学学者需要有有共同担当的责任意识。”杨善林觉得,如何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提炼出关键科学问题,取得有实质性价值的研究成果,指导中国的科学实践,是管理学者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这也是他眼中,他的团队以及所有中国管理学学者的共同的事业。

       在多年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杨善林深切地认识到:“管理科学如同文学艺术。一部好的文艺作品一定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样,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管理理论应该是源于实践,高于实践。”

 

文/汤禹成